4月1日是“国际爱鸟日”。汕尾多样的自然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鸟类资源,如今调查记录到的鸟类达335种。品清湖畔、莲花山间、大湖湿地,随处可见鸟儿飞翔、栖息、觅食、嬉戏的热闹景象。

春季回暖,正是鸟儿筑巢的高峰期,“百鸟筑巢”的生态画卷却给电网安全运行带来了安全隐患。据不完全统计,全国各地因动物引起的输电线路故障仅次于闪电雷害及外力破坏,排在各种故障总数的第三位。“尤其是高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发生的鸟害跳闸故障明显增多。”南方电网广东汕尾供电局输电三班班长赵特立介绍,鸟类在塔杆上筑巢,鸟巢中的铁丝、茅草、藤蔓、布条及日常排泄物掉落在高压导线上,极易引起绝缘子污染闪络、异物接地短路等停电事故,也会威胁鸟儿自身安全。“以前为消除鸟巢危害,降低停电频率,保证供电可靠性,我们只能捅掉鸟巢,但这也意味着鸟儿将失去家园……”赵特立苦恼道。
为实现鸟类与电网和谐共生,近年来汕尾供电局通过搭建人工鸟窝等方式,变传统驱鸟防鸟为引鸟护鸟,不但减少了鸟类筑巢对辖区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,还有效保护了珍稀的鸟类资源。
2021年底,汕尾供电局输电管理所组织技术骨干对鸟害区域进行全面排查,并分析杆塔上原有鸟笼的健康情况,汇总需新增或替换的鸟笼数量。2022年3月初,作业人员开始安装人工鸟笼,截至目前,已在220千伏茅安甲乙线、220千伏安桂线、220千伏鲘海甲乙线、220千伏桂鲘线、220千伏海河甲乙线、220千伏茅海甲乙线、110千伏桂汕甲乙线、110千伏桂香甲乙线等14回线路安装了500多个人工鸟笼,成功引导鸟类在人工鸟笼上筑巢繁殖,以“防堵+疏导”的方式实现了防治鸟害的目标。
与此同时,汕尾供电局还结合历年来鸟类筑巢活动的规律,分析、掌握鸟巢分布情况,明确防范的重点区域,通过人工巡视、无人机巡视、在线监测等多种手段对鸟类经常筑巢的地段开展“拉网式”隐患排查,及时将拆除的鸟巢迁移到安全位置,妥善处理鸟类保护与线路安全之间的矛盾。
汕尾供电局有关负责人表示,该局下一步将继续观察人工鸟巢的使用情况,加大巡视力度,探索编制技术标准与规范,将生态防鸟工作贯穿电网设计、建设、运维全过程,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