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不久,我和几名退休职工相约来到重庆一家博物馆,与一位阔别30年的“老朋友”相见。
这位“老朋友”来头可不小。它是我国第一代导弹驱逐舰珠海舰,曾随舰艇编队执行过多次出访任务,航迹遍布世界各地。30年前,我前往某造船厂,为珠海舰安装舰炮。这段经历,让我对珠海舰拥有一份特殊感情。
今年6月,珠海舰退役后被移交给重庆一家博物馆,开始对公众开放,我有幸与这位“老朋友”重逢。
安装调试用时4个月
1991年夏,我来到重庆望江机器制造厂工作,负责火炮生产。当时,我和工友们接到一项重要任务——前往某造船厂安装新型舰载防空火炮。我们深感使命光荣、责任重大。
第一次见到珠海舰,我被其硕大船体深深震撼着。在阳光的照射下,珠海舰凸显出一种迷人气质。
“这艘军舰真牛!”珠海舰首次采用全封闭式舰桥和舰体,搭载了我国当时自主研发的最新型作战指挥系统。
此次,我们负责安装的舰载防空火炮性能先进,可实现自动瞄准和射击,这是旧式舰载防空火炮无法比拟的。
带着这份使命,我们投入到火炮安装任务中。安装炮塔时,火炮限制装置位于炮台下方,空间狭小,只能容纳一人卧姿进出。黑漆漆的控制室里,我借助手电灯光小心翼翼地搜索滑块位置。操作过程中,磕碰剐伤在所难免,出来后我发现身上多处“挂彩”。
为按期交付装备,大家铆足了劲与时间赛跑。历时4个月,我们完成了舰载防空火炮的安装调试。来不及休息,我们就马不停蹄地进入下一个环节——试射舰炮。
首次随舰出海航行
试射舰炮需要随珠海舰出海航行。拂晓,珠海舰犁过波光粼粼的海面,机电设备轰鸣声回荡耳畔,宛如一曲雄壮的交响乐,让我很是兴奋。
这不是我第一次出海航行。站在这艘当时国内最先进的驱逐舰甲板上,体验与以往完全不同。
以往乘坐小吨位军舰出海,我每次都会晕船,难受得上吐下泻。如今,身处3000多吨的珠海舰上,我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“稳”。
到达指定区域,我们紧锣密鼓地开展试射。在火炮操控室内,所有人屏息凝神,等待发射的那一刻。随着一声巨响,炮弹精准命中目标。科研人员迅速收集装备数据,梳理意见建议,调试后再次准备射击。
几轮试射后,舰载防空火炮的精度、射速和稳定性均达到设计要求。
返航途中,不时有海鸟从甲板上方低掠飞过。年轻的水兵们拿出口琴,吹奏起一首首军歌。
为国防事业尽一份力
远洋战舰,异国军港,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白蓝相间的人民海军军旗迎风飘荡,当地华侨齐声高唱《歌唱祖国》……1997年,珠海舰随编队横跨太平洋,总航程2.4万多海里,创造了当时中国军舰航程最远、抵达国家港口最多的纪录。
电视机前,我自豪地对孩子们说:“我给珠海舰安装过舰炮。”
这款先进舰炮从冶炼毛坯到制作成品,大部分工序都是由我们独立完成的。自主设计的全封闭炮塔加强了火炮的密封性,避免受到海水腐蚀。
由于工作原因,我常年出差,一走便是几个月。老伴袁东碧和我都是重庆望江机器制造厂的职工,照顾家庭的重担只能落在她一个人的肩上,但她始终理解支持我的工作:“这是祖国需要的。”
如今,珠海舰退役了,我也退休了。在我的心里,珠海舰不是一般的战舰,它是一段宝贵记忆。为国防事业尽一份力,是我一辈子的荣光。
这一天,恰逢重庆望江机器制造厂党委在博物馆组织主题党日活动,一大批青年职工到此参观。在珠海舰的见证下,我仿佛与他们完成了一场特殊的“交接仪式”,青年工匠从我手中接过接力棒,为国防事业再续辉煌。
(邢 哲、周建忠整理)
上图:王文胜近照。
余?玥摄